口腔癌簡介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包括的部位有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圖一)。台灣地區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
(1) 嚼食檳榔、吸菸、喝酒。
(2) 陽光照射。
(3) 蛀牙、不當的假牙。
(4) 不良的口腔衛生。
(5) 長期營養不良。
口腔癌通常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且以男性居多。口腔癌常見症狀有:
(1) 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脹、硬塊、脫皮落屑、或是顏色改變。
(2) 嘴唇或口腔有長期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持續超過二週以上)。
(3) 口腔內或附近發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觸痛。
(4) 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
(5) 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或紅斑。
(6) 舌頭活動度受阻。
(7) 頸部有不明原因腫塊。
(8) 牙關緊閉,張口困難。
(9) 吞嚥或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
(10)牙齦腫脹造成假牙固定不良或不適。
(11)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死因統計,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高居男性腫瘤死亡原因第4位(2015年發表)。在台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佔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過去多被視為中年以後才容易罹患的口腔癌,近年來年齡有下降趨勢;臨床上,不乏二、三十多歲的案例,它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遠離口腔癌威脅
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看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不會疼痛,也沒有副作用(圖二)。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並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同時透過篩檢醫師提供衛教服務,幫助受檢者戒除嚼檳榔與吸菸行為,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但所有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請儘速就醫檢查。
圖二、口腔黏膜檢查示範照片
國外研究顯示,提供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4成口腔癌死亡率。因此,政府自99年起將口腔黏膜檢查納入預防保健服務。根據統計,每540名參加者中即有1名為口腔癌,而其中口腔癌早期個案可有8成的五年存活率,且僅需小型手術,不會造成臉部變形。
2008-2012口腔癌各期別五年存活率
口腔癌期別 |
五年存活率 |
第0期 |
76.7% |
第1期 |
77.4% |
第2期 |
68.3% |
第3期 |
54.7% |
第4期 |
33.2% |
補助對象及條件 |
國民健康署有效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可提前至18歲起接受檢查),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 |
篩檢地點 |
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 |
檢查注意事項 |
檢查前將由醫護人員確認年齡或身分是否符合、是否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之行為及近2年是否做過相同篩檢,取得受檢人同意並簽名後,由醫師提供篩檢服務。 |
原住民朋友記得出示戶口名簿/戶籍謄本、或是填具聲明書表示身分後,即可接受檢查。 |
|
更多資訊 |
相關篩檢資訊請洽當地衛生局(所)、健康服務中心或至本署網站(http://www.hpa.gov.tw/)查詢。 |
(1)若為陰性(即指沒有異常),請持續每2年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2)若為陽性,疑似癌前病變(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疣狀增生等)或疑似口腔癌,請於兩個月內至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或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門診進行確認診斷,後續應遵照醫囑每3-6個月定期追蹤1次。此外,要立即戒檳榔、戒菸與戒酒,並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
口腔癌前病變說明
臨床診斷 |
說明 |
|
癌前病變 |
白斑 |
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斑塊或斑狀。 |
紅斑 |
口腔黏膜上呈現的紅色斑塊,合併有組織退變的現象,癌化之機率相當高。 |
|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
口腔黏膜下組織層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現象, 纖維組織增加造成張口受限,口腔黏膜活性減低進食時易受食物刺激並產生潰瘍。 |
|
口腔扁平苔癬 |
口腔黏膜出現交錯角質化條紋、斑塊等變化。癌化之機率較低。 |
|
疣狀增生 |
口腔黏膜表面整體呈現乳突狀或疣狀的突起。 |
|
疑似口腔癌 |
口腔內已出現明顯癌化之組 織侵犯甚至轉移現象。 |
|
其他 |
包括口腔內外不明原因之持 續性腫塊,二星期仍不癒之口腔潰瘍、糜爛等,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表徵。 |
留言列表